推薦你在家學習可能改變你一生的英文課(免費試聽):

「大家對莎士比亞的誤解很深,總是太嚴肅,認為他的作品是學術殿堂展示櫃,其實他的文字在當年代通俗又夾帶許多黃色幽默,是真正面對觀眾所產生的台詞。」在劇場圈編導多年,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王嘉明再度出手展現自己對莎劇的理解,推出《理查三世》,同時藉著理查三世這號人物,揭露所謂歷史真相的建構過程。王嘉明認為,莎劇的聲音性強,其中的韻文總為人深究,光是讀劇本就能感受其中的結構與能量。這次,他重新翻譯與改寫《理查三世》,在台詞字句之間大量使用押韻韻腳,以中文押韻的旋律性呼應莎劇。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另一方面,歷史紀錄與莎士比亞都將理查三世塑造成一殘暴、長相扭曲的跛足壞人,但2012年,英格蘭中部一停車場挖出了理查三世的骨骸,證明了其長相身形如常人,「歷史究竟如何被建構成後來傳世的模樣?所謂真相又是誰說了算?」王嘉明如此質疑。在王嘉明的《理查三世》中,理查三世並無一真實肉身或形象,僅以手、帽子、衣服、攝影機主觀視角等方式演出。透過這些物件手法與其他角色的對話過程,理查三世的模樣,以及他何以奪取王位的原因,漸漸被揣度、訴說、形塑。「我沒有要為誰翻案,也沒有要給理查三世一個好的或壞的結果,只是呈現所謂歷史的建構過程,探討所謂真相的成型歷程。」王嘉明強調。《理查三世》即日起至12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時間
    全站熱搜

    s57k4m9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