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零成本在網路上賺錢的方法嗎?

我有寫一篇文章如何在網路上月入十萬(有附圖)的方法喔:

http://newcai.pixnet.net/blog/post/285049915

茶,是台灣極富特色與成就的文化,這特色與成就,貫穿於形上與形下,從種茶、製茶到茶藝、茶道,皆有一定成績。兩岸交流初期,大陸朋友驚訝於傳統文化還如此活生生作用於台灣生活,茶在此亦功不可沒。也正因此,儘管茶種眾多,又擁有歷史名茶,但大陸茶文化,尤其茶藝,這些年近乎都以台灣為學習摹本,相關之布衣、花藝、陶瓷等,亦皆成為大陸有心人的師法對象。這師法,使目前大陸許多的文化場合充滿著台灣風味的中國意象。談兩岸交流、文化重建,這是值得注意的一塊。if (typeof(ONEAD) !== "undefined"){ONEAD.cmd = ONEAD.cmd || [];ONEAD.cmd.push(function(){ONEAD_slot('div-inread-ad', 'inread');});} 說台灣風格的中國意象,是因台灣茶藝本於明季,而又迭有發皇。中國葉泡茶始於明,明季文人多有雅好茶藝者,於茶諸事無不講究,但台灣這幾十年來發展出的茶藝,則在生活美學外,又有「道」的觀照。這使得茶不只是生活品味,還更關聯於生命安頓。儘管在此它與日本茶道所積澱的文化哲思與生命修行仍有一段差距,但不得不說,有此開啟,中國茶才具備了真正的人生高度。而也就因這高度,不只台灣茶藝在大陸文化人眼中有一定地位,連「凍頂」這茶產地方,也成為相關者眼中的聖地。中國茶依其製法,大體可分為六大茶系:白茶、綠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其中青茶就指半發酵的烏龍茶,也是種類最多、茶性最廣的一系,最具代表的則為福建武夷的巖茶及台灣的烏龍茶,而凍頂烏龍正是台灣烏龍前期的代表,許多人甚至就以它為台灣茶的總稱,產地的凍頂自然就有了神聖的地位。真正的凍頂其實是位於南投縣鹿谷鄉的一個小山頭,但正如武夷巖茶由大紅袍而濫觴,凍頂烏龍茶也自此小山頭輻射至附近山區,從名間、竹山、一直到鹿谷,這帶狀茶區早期是尋茶人的寶地,現在依然有其一定的代表地位。這代表地位,正如巖茶須武夷,而武夷所產又須是丹霞山體中心地區的「正巖茶」,綠茶須提杭州龍井,而龍井又以獅峰、龍井、雲栖、虎跑、梅家塢所產為佳般,台灣中部這一茶區就有著這樣的地位。正因具有這樣的地位,這些年杭州乃積極經營梅家塢茶區,到梅家塢,你會為它那江南茶區的景色所吸引:山坡整齊的茶樹,錯落其間卻一定是白牆黑瓦的民居,茶園後是自然生態的山林,溪流蜿蜒於田間,谷多雲霧,偶有白鷺翔於其間。這使得來梅家塢已非單純的探茶、買茶之旅,它更是人文、生態的回歸之旅,甚且就成為愛茶人的心靈故鄉。成為心靈故鄉,不只實際深刻地影響某些生命,更意味它是不會被消費的,而談文化,甚至談文化產業,這深刻、這永續不正是最該追尋的嗎?何況它還以如此親近生活的姿態存在著!梅家塢如此,反觀擁有相同條件的鹿谷茶區又如何?儘管南投山區的景色宜人,但整體的規畫卻闕如,雜沓的建築、不搭調的公共設施,進到這裡,你只會覺得到了一個產茶區,只是個買茶的地方,再不會有台灣人文乃至茶文化,以及與之相關的儒釋道哲思的領略。梅家塢與鹿谷的對比乃至優劣易位,其實出現在兩岸的許多面相。而所以如此,心理上一直以為自己處於優勢是其一,建設上只重短線又為其一。正因心理的怠惰,許多原先以為大陸要多年才能趕上台灣的事物,不旋踵卻已易勢。正因建設上只重短線,所以社會力扎根不深,無以積累,而台灣許多事物所以如此,不得不說與我們特殊的政治文化有關。坦白說,如果不能正視這種政治文化帶來的副作用,而只沾沾自喜於選舉權利的取得與使用,則恐怕最終台灣自認最有優勢的政治制度也將缺乏其說服力。當然,梅家塢與鹿谷也可不從對比切入,文化事務一要特質,一要高度,能如此,於自身,固可長青,於他人,又可並秀,台灣原應在此尋求自身的立腳處,尋求自己在兩岸間的定位。(作者為台北書院山長)
arrow
arrow

    s57k4m9s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